各有关单位、各位老师:
近期,合肥国家实验室、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等发布“国家量子科技关键材料器件设备研发”“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等2025-2026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科学技术部发布征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关研究领域专家,为做好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国家级重大项目申报
(一)申报指南
请登录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系统(http://service.most.gov.cn/),在“公开公示-申报指南”菜单栏中查看申报指南材料。
(二)申报要求
请各有关单位、各位老师仔细研读申报通知和指南,明确申请资格和形式审查条件要求等,积极联系相关单位联合申报。
1.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一次性提交项目申报材料。
2.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课题)牵头申报单位、项目(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申报系统里下载),并严格遵守承诺。
3.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应为1986年1月1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4.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应满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限项要求,项目(课题)负责人还应满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联合限项要求,具体要求见申报指南文件。
(三)申报推荐渠道
我校可通过安徽省科技厅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进行推荐。
(四)我校申请安排
1.请各单位组织填写《申报意向表》(附件1)于2025年11月3日前将电子版提交至科研部邮箱。对于我校牵头申报的项目,请联系科研部在申报系统授权后,申报人登陆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
2.申报书网上填报时间和申请书提交时间为:
“国家量子科技关键材料器件设备研发”
网上填报时间:2025年10月31日8:00至12月12日16:00;
申请书提交时间:2025年12月2日。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网上填报时间:2025年11月6日8:00至12月10日16:00;
申请书提交时间:2025年11月28日。
“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
网上填报时间:2025年10月17日8:00至11月20日16:00;
申请书提交时间:2025年11月10日。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网上填报时间:2025年10月20日8:00至11月29日16:00;
申请书提交时间:2025年11月20日。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
网上填报时间:2025年10月24日8:00至11月27日16:00;
申请书提交时间:2025年11月17日。
申请书提前提交科研部,以便进行形式审查(附件2)及组织专家评审把关,切实提高申请书质量。
(五)国家级重大项目申报指南网址
“国家量子科技关键材料器件设备研发”:
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51024/5774.html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51024/5776.html
“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
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51016/5773.html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51010/5769.html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
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51015/5772.html
二、征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关研究领域专家
(一)专家征集条件
请各单位立足四大慢病重大专项相关技术方向,系统梳理本单位科研人才,择优推荐专家入库,所推荐的专家应符合如下要求:
1.技术专家应从事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或相关共病专业方向基础研究、预防控制、临床诊疗、技术和产品研发或卫生政策研究等,熟悉国内外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在相关领域工作五年以上。
2.财务专家应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熟悉科技经费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及国家财经法规制度,熟悉课题相关研究任务及其经费预算特点,在财务会计、预算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权威性。
3.具备评审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有时间和精力保证完成相关咨询、评议和服务等工作。
4.科研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5.产业界专家应满足下述条件之一:①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技术总监或技术骨干;②规模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总监或技术骨干;③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骨干企业、转制院所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④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其联盟、创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科技类社会组织等的高级管理人员。
(二)单位推荐流程
1.请各单位根据专家基本条件和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技术方向择优推荐专家入库,校科研部对拟推荐专家的学术水平、科研诚信等进行严格审查。
2.请被推荐的专家于2025年11月5日之前按照《专家入库及信息填报更新说明》(附件3)加入国家科技专家库且填报/更新个人信息,确保国家科技专家库中填报的“研究或工作方向关键词”填写科学规范。
3.校科研部对拟推荐专家是否纳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核实确认。针对已入库专家,校科研部组织专家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中完善专家个人信息,并审核专家个人信息是否完整和正确;针对未入库专家,校科研部组织完成专家注册、入库等操作。
4.已在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前期征集专家工作中入库的专家,需结合自身工作调整及个人信息变更情况,及时登录系统更新完善相关信息。
5.根据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工作需要,今后各单位可据此通知按流程常态会推荐专家入库,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将根据项目实施需求进行专项专家库的增补和删减。
(三)专家库系统技术与业务咨询
专家库系统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
业务咨询电话:
癌症:010-88387278;心脑血管疾病:010-88387268;呼吸系统疾病:010-88387360;
代谢性疾病:010-88387325;支撑平台技术:010-88387163;示范推广:010-88387231。
三、校科研部联系方式
如有相关项目申报的疑问,请及时沟通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徐奡婧 0554-6631812
鲁海峰 0554-3315812
邮 箱:2022005@aust.edu.cn
科研部
2025年10月28日